粗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


来源:柳州启点家教网 日期 :2016-7-8

2007年4月,温州市鹿城区侨联牵头相关部门和单位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留守儿童活动基地---七都镇留守儿童“快乐之家”,希望帮助留守儿童克服种种不良心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加强他们爱国爱乡爱家意识,为在海外打拼的华侨们解决后顾之忧。2008年4月,中国侨联林军主席视察温州侨联工作时充分肯定了七都镇侨联留守儿童工作的成绩,在座谈会上他对侨联与温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建立的这种长期合作模式也进行了仔细询问。正是在稳定的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信任与默契,留守儿童工作才得以日益向纵深处推进,已经推行的活动包括团体康乐活动、兴趣小组、成长小组、暑期夏令营,具体有棋类比赛、歌曲舞蹈学习、趣味英语、趣味游戏、读书活动、手工折纸小组、沟通小组、中学规划小组、青春期教育小组、人际交往小组等活动。温州家教,温州家教网,温州育才家教,温州家教中心www.wzycjj.com今年夏天,“快乐之家”活动中心在过去的两层楼上又加盖一层,并增加了更多的硬件设备。9月份,在七都镇侨联的大力支持下,举行了“快乐之家,欢乐启程”的新学期开学典礼,近百名的孩子、家长参加了此次仪式,其中也包括非留守儿童。我们看到,“快乐之家”已经成为七都镇一个重要的活动中心。作为高校带队老师,我见证着“快乐之家”的成长。每当看到参加留守儿童灿烂的笑脸和网络群里的留言,我都会感到由衷的开心。我经常会想这样一个问题: “快乐之家” 是怎样成为联系侨联、学校、青少年、家庭、农村社区和外界资源的纽带?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市侨联到镇侨联自上而下与温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良好的合作关系。侨联的重视是社会工作这样一个本身以服务人群为宗旨的职业得以有用武之地,而社会工作专业所持有的“我知、我信、我行”的信条使人、群体和社区发挥着各自巨大的潜能。和很多留守儿童活动基地不一样的地方,七都镇的留守儿童活动不只是由大学的学生开展的,而是多方参与的。七都侨联的工作人员经常会感谢我,其实,我要告诉他们的,如果谈我最大的作用,那就是激发各方投入,让每一个生命去影响另一个生命。我自己也深深地被很多人和事感动。鹿城区侨联副主席蔡喜莲女士是一个为人诚恳、性格温和、关怀他人之心深切的人,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我都毫不犹豫地向她“求救”,她的踏实与坚定是我和学生在开展留守儿童工作最好的支持。七都镇侨联副主席周祥薇女士人美心更美,经常慷慨解囊、私物公用,现在更像一个专业人士。今年9月的一个大热天的下午,她和我一起分队带领到学校调查留守儿童青少年新进变化以及征求活动改进意见,回到中心之后还和大家一起讨论调查结果。她的身影已经为每一位参加活动的留守儿童所熟悉。她对公益事业的热忱和人生社会价值实现的追求对我的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价值观教育。学生在活动中体现的专业性,如重视社会调查、寻找资源、谈话技巧、游戏技巧、效果评估,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队伍。现在,若是采访各位关于七都活动的特色,每一位定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如果有一天,温州大学的学生退出七都,“快乐之家”还能够继续前进,那是真正成功的一天。这样的一天的到来,意味着,七都这样一个农村社区自身具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味着有很多社区成员关怀自己生活的共同体。当然,距离这样的目标还比较远,我们的活动在留守儿童的祖辈中还没有得到准确的理解,“快乐之家”的活动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也刚刚建立,承担本地关系建设的人也主要限定在侨联内部。对于我来说,我接下来的专业指导任务也很明确地设定为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建立联结。今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开始尝试安排一位接受一定专业训练的高校学生承担联系人、数据管理、活动后勤的专门工作,推进留守儿童青少年工作继续向前。温州市侨联不仅支持留守儿童群体工作,更是具有前瞻性眼光,他们已经提出开展类似于“华裔青少年夏令营”的暑期集中活动,活动内容涵盖方方面面。我相信,在被充分关切、资源充分调动的条件下,“快乐之家”定能走出自己的特色!温州家教,温州家教网,温州育才家教,温州家教中心www.wzycjj.com

一份长达近两万字的“浙江留守儿童大型调查纪实”文本,10日,从浙江万里学院出炉。留守儿童,又被称作是城乡二元体系发展下形成的“制度性孤儿”。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隅居在农村,可谁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以及将来对社会的影响呢?他们的父母为了生存或外出打工或在外经商,对留守儿童而言,父母就是一个飘忽的影子,一个可望不可及的希望。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状况,是建设和谐城乡体系的重要环节。在这次调查中,浙江万里学院18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省内11个市,走遍了108个行政村,采访了365名留守儿童、360名监护人、110名村干部。调查结果让参与调查的350名师生心头沉甸甸的。 七成留守儿童渴望随爸妈外出在调查中,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情况占39.9%,“双方外出”占60.1%。其中打工占58.6%,经商占30.1%,出国占4.4%。父母外出时间在“半年以下”的占28.2%,“半年至一年”的占26.5%,“一年至两年”的占11.3%,“三年以上”占24.5%。在留守儿童与父母联络频率上,不定时经常联系的有37.5%,一周联系一次的占30.6%,一个月联系一次的占8%,而有12.7%的人很少联系。亲子方式多以电话沟通。父母回家探望子女的间隔在“半年以下”的占52.9%,一年的占30%,而有17.1%的人一年以上不联系。同时,有近七成的留守儿童,渴望随父母一起外出。三成代养人是“文盲”父母双方外出较多且时间长,所以留守孩子大多为隔代抚养,比例为56.7%,其次为单亲抚养,比例为30%,但寄养抚养的也有9.2%,自我抚养和学校抚养的比例非常低。代养人的文化程度,31.9%为文盲,44.5%为小学文化,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3.9%。代养人对留守儿童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良教育方式和态度。如在接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认为代养人对其溺爱的有38.1%,有放任和惩罚现象的占18.9%和16.4%。还有约2.2%少量的对抗、排斥、厌恶以及冷漠、疏远关系存在。当留守儿童与代养人发生矛盾时,有44.2%的孩子会选择“不吭声”,其次是吵架(13.7%)、向父母诉苦(12.3%),还有22.5%的孩子会选择躲到别处。八成留守儿童成绩不错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令人欣慰。78.9%的孩子选择“愿意在本地学校就读”。80%在校学习成绩状况较好,有41.7%的留守儿童成绩排名在班级前20名。在学习态度上,87.4%的留守儿童对“读书就是出路”的观点很认同,认为学习成绩好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也可以报答父母。一旦遇到学业困难(无人辅导、学业压力、某门课学习成绩不能突破),许多留守儿童甚感担忧。他们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往往比别的学生更用功,在成绩不理想时通常都会自责不够努力。七成多孩子最担心“爸妈不要我了”浙江余姚四明湖9岁的黄鸿波是一个经济上满足但却精神无助的留守儿童。他3岁时因发高烧未及时就诊,以致左手残疾、轻微弱智。黄的父母将他托付给爷爷奶奶,到遥远的外省去赚钱了。镇上,许多人都说小鸿波的爸妈不管他了,还生了一个妹妹。小鸿波现在变得孤僻、暴躁、封闭。因爷爷奶奶无力辅导学习,他的成绩不理想。他也没有小伙伴,只喜欢一个人在家唱歌,这是他惟一的心灵寄托。调查中,76.4%的留守儿童在父母不在身边期间,有性格方面的变化,担心“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温州家教,温州家教网,温州育才家教,温州家教中心www.wzycjj.com16%的留守儿童会产生无助感、8.5%有被遗弃感、6.4%有无用感、18.8%存在失落感。其中轻度的“无助感”主要来自学习和受同伴欺负时,还有个别留守儿童对无人照顾的安全的恐惧。“无用感”主要来自于学业受挫,“被遗弃感”、“失落感”主要是由缺乏关爱带来的。富裕的留守孩子陋习最多调查显示,在金华东阳,父母外出经商占83%。很多父母认为自己在生活上无法照顾好孩子,就希望在金钱上进行补偿,因此养成了孩子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等陋习。不定期的有学生出国,是浙江青田县各个学校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学生以出国为后路,在学校里无所事事、经常顶撞老师。他们不存在经济方面的问题,有些留守孩子因为父母寄的钱太多而导致一系列问题,比如任意挥霍、沉溺于网吧等娱乐场所。75%左右的父母出国后至今还未回来看过孩子,七八年不回来的例子比比皆是。父母间亲情的淡漠,使很多孩子甚至都不记得父母长什么样了。内部疏于防范、外部诱惑多多,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中极易出现失范和越轨行为。在接受问卷调查的346人中19人“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和人身伤害”,1人回答“自己曾有行为失控现象发生”,1人称“曾有轻生的念头”。留守儿童的“习惯性留守”在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地区,存在着“习惯性留守”的现象,即因为周围大多数家庭都有父母外出打工和隔代教育现象,所以在很多孩子的观念中,他们一生下来就面临并接受了这样一个现状,对父母外出后的关爱的缺失并没有经过前后落差较大的比较,所有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这个阶段,所以他们并无较大的心理负担。个别留守儿童甚至“享受”着“留守”,在对浙江嵊州的留守儿童调研的结果显示,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许多孩子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可以尽情玩耍,甚至有些孩子希望爸爸妈妈不要回来,这样自己可以更自由,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们对“留守”的适应和接受。调研显示有84.9%的留守儿童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除去对物质生活相对有保障的因素外,也就是说,留守儿童年幼时,对“自由”和理想生活形态的理解比较肤浅。在对“你想与父母一起外出吗?”的回答中,有32.6%的留守儿童表示不愿随父母去城市,这主要是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给留守儿童带来的陌生感导致留守儿童对亲情体验的麻木。 学者呼吁 尽力减少"制度性孤儿" 学者宋林飞: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趋势,除了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制度的改革以外,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的缓解和逐步改善需要户籍所在地政府和父母外出务工所在地政府真正关注到这一问题并有能力形成联动机制采取举措。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李炳坤说:留守儿童群体不能成为盲区,否则贻患无穷。但改变这种现状不能“头疼医头”,要从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顽症入手,让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起来,农民增收的幅度更大一点,同时要适当开放户籍,并想法解决民工子女进城入学难的情况,各方措施都紧跟过来,留守儿童的盲区就会被填补,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对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种有力的推进。

编辑者:柳州启点家教网www.lzqdjjw.com)